只看过《围城》,不足以谈钱钟书
解放后,钱钟书夫妇回到清华教书,钱钟书养了个小猫,很通灵性,钱钟书特别宝贝。
猫长大了,经常在夜里和别的猫打架,钱钟书就专门准备了一根竹竿,帮自家猫打架,不管睡得多香,只要听见猫叫,他就会抄起竹竿去加入夜猫大战。
而钱钟书猫的情敌,是隔壁林徽因家的宝贝猫。
钱钟书写过一篇中篇小说《猫》,其中有句话是:打狗要看主人面,打猫要看主妇面。
这句话被杨绛用来劝解钱钟书,不要打邻居家的猫了。
01
钱钟书考清华时,数学成绩只有15分,而语文和英文是满分。
当时的清华校长是罗家伦,罗家伦当年考北大时数学是零分,而作文被胡适打了满分,胡适极力举荐罗家伦的文学天才,蔡元培校长力排众议,破格录取了罗家伦。
10年以后,1928年,罗家伦担任清华大学首任校长,开创了清华的新时代。
所以看到钱钟书的成绩后,罗家伦亲自面试钱钟书,被钱钟书的渊博学识打动,破格录取了钱钟书。
考上清华后的钱钟书,更因中英文俱佳而闻名全校,用功之勤也无人能比,清华大学藏书之富是数一数二的,但是钱钟书却横扫了清华图书馆。
甚至创下很多清华记录,读书数量第一、发表文章第一、考试成绩第一。
连学识渊博、中西融通的国学大师吴宓也盛赞他“出类拔萃、卓尔不群,可与一代宗师陈寅恪比肩”。
1930年钱穆的《国学概论》要出版,请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做序,二人都是饱读诗书的大家,钱老竟让自己二十多岁的儿子试刀,没想到钱钟书写的序让父亲大为震惊,一字不改地署上自己的名字。
后来,钱钟书和父亲钱基博曾在一所学校教书。钱钟书竟对学生说:“家父读的书太少。”有学生转述给钱老后,钱父也甚为开明,说:“他说的对,我是没有他读的书多”。钱钟书一生酷爱读书,周岁时抓周抓到的就是一本书,祖父和父亲都非常高兴,所以为他取名“钟书”。狂傲如李敖,也不得不承认,钱钟书确实读书极多。
02
钱钟书在牛津留学时总是泡在牛津图书馆,几乎把十八世纪后的经典全部通读一遍。
《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》的硕士论文让他通过了硕士学位考核,半个世纪后还被英国女王访华时引用。
牛津图书馆
那个学位极少有母语为中文的学子拿到过,但钱钟书并没有去申请学位。
钱钟书认为,区区一个文凭耽误了他宝贵的时间。
到了巴黎大学后,钱钟书更是直言不要学位只要自由读书,法国文学、德国文学、意大利文学等外国原著一本一本地读。
钱钟书看书极喜欢做笔记,他所做的笔记数量是以麻袋来计算的。
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,钱钟书和杨绛认为个人的命运应该和自己的同胞在一起 ,二人回国。
钱钟书一家乘坐法国邮船AthosⅡ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,杨绛带着孩子去上海投奔家人,钱钟书则先后去了昆明、湖南等地教书。